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历史—现实—未来:乡村教育的历史经验现实问题与数字化转型”学术论坛
为回顾乡村教育发展的峥嵘历程,对乡村教育当下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困境展开积极的建设性反思,对未来乡村教育发展之路展开有意义的展望和思考。四川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四川农村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当代改革”高水平研究团队联合于2023年7月29日上午在我校弘毅楼413学术报告厅举行“历史—现实—未来:乡村教育的历史经验、现实问题与数字化转型”学术论坛。来自中国科工航天四院、武汉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延安大学、重庆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铜仁学院、长江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绵阳师范学院、锦城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川北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南充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部分中小学及我中心的专家学者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此次论坛围绕“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乡村教师发展研究、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等七个主题进行。
开幕式由中心副主任吴永胜副教授主持。乐山师范学院副校长汪天飞教授首先代表学校致辞,对专家学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乐山师范学院的发展历史和学科建设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展示了学校长期以来服务乡村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图1 乐山师范学院副校长汪天飞致辞
中心主任汪红烨教授致辞介绍了四川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和发展定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负责人佘万斌教授总结了“四川农村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当代改革”高水平研究团队自建立以来所从事的研究、取得的成绩及未来展望。
论坛主旨报告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吴立保教授和铜仁学院陈元教授主持。首先,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杜学元教授以《陶行知的教师思想及其给我国乡村教师的启示》为题,深入剖析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以及其当代价值,倡导乡村教师应有振兴乡村、建设乡村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要养成追求真理,不断学习进步的品质。
图2 杜学元教授作主旨报告
乐山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罗明礼教授以“中国式乡村教育的历史逻辑与现代路向”为主题,辨析了乡村教育的相关概念,如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介绍了“乡村教育”相应的学说,如乡村教育“消亡论”、乡村教育”迷茫论“、乡村教育“依附论”、乡村教育“振兴论”等),对中国乡村教育历史进行了回溯,指出了乡村教育发展路向,尤其是高师院校在乡村教育发展中的使命担当。
图3 罗明礼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心副主任、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唐前军教授以“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现状与思考”为主题,围绕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能力、数字化应用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强调了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图4 唐前军教授作主旨报告
乐山师范学院与武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付清副教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政策执行的困境与纾解》为题,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详细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政策执行的过程与方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于乡村建设的重要性。
中心副主任、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吴永胜副教授以“关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思考”为主题,围绕“什么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搞高质量乡村教育”和“怎样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阐释。
乐山师范学院与武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新余学院林靖云副教授以《新中国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多源流理论阐释》为题,论述了多源流理论、新中国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轨迹以及多源流理论下新中国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特征与优化,阐释了我国农村劳动教育在政策指导下的变迁与精髓。
第二阶段由淮南师范学院卢长娥教授主持。首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吴立保教授,以《数智时代的教育变革:省思与构建》为题,从大学的“坚守”与“抛弃”出发,讲述了数智时代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图5 吴立保教授作主旨报告
延安大学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孙刚成教授,以“学术研究与国家政策交互中的乡村教师角色演进与发展”为题,探究了不同时间段乡村教师角色的演进,从而得出学术研究与国家政策交互中的乡村教师角色的互动特征,进而对互动特征形成的原因进行详细的阐释。
图6 孙刚成教授作主旨报告
第三阶段由西华师范大学王小红教授主持。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张琴以《论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意蕴、现实矛盾与解决策略》为题,阐释了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理论涵义,揭示了现实中存在的矛盾,进而提出了实现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图7 研究生张琴作主旨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肖艳以《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维诠释》为题,通过论述乡村教育的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与“合法性”危机,在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路径。
图7 博士研究生肖艳作主旨报告
四川轻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赵斌刚以《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为题,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技术和分析方法,以CNKI数据库中的核心期刊文献为样本,从研究的时空分布、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三个维度,分析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研究现状与热点。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汪佳乐以《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与破局之路》为题,围绕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外部挑战、内部诉求以及特色路径分析三个方面,探索了打破现实困境、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思路和方法。
第四个阶段由重庆理工大学曹兆文教授主持。首先,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李心怡以《双减政策下乡村小学劳动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出路》为题,从当前我国乡村小学劳动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困境出发,探究乡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出路。
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蔡文君以《从大数据看藏羌走廊民族教育的实践与发展》为题,围绕“藏羌走廊”“数据指标”“教育成就”和“挑战与展望”四个方面,以大数据为基础,详细论述了藏羌走廊民族教育的实践与发展。
乐山师范学院与西华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石健萍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乡村教师自我认同感的策略研究》为题,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探究乡村教师自我认同感提升的方法及策略。
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卓以《大数据时代教育评价的价值重构与逻辑理路》为题,围绕“大数据时代教育评价的新形态”“大数据应用下教育评价的价值表征”“大数据时代教育评价育人指向的逻辑理路”三个方面进行的深刻的论述。
主旨报告结束后,举行了优秀论文颁奖仪式,由杜学元教授、佘万斌教授、唐前军教授、吴永胜副教授作为颁奖嘉宾为获奖代表颁奖。
图8 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颁奖仪式
学术论坛闭幕式阶段,杜学元教授对论坛进行总结,并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和积极参与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图9 学术论坛参会人员合影